我的淡水歲月青春 1978 ~ 1982 — 簡永彬的另類顯影
十一月
15
2016

「淡水形成」 (1982,美國文化中心) 是簡永彬攝影創作的第一次個展,取材於當時他大學時期求學生涯的所在地 — 三十八年前的淡水。
此次展覽主要作品,簡老師以「另類顯影攝影工藝」 (Alternative Photographic Processes) 重新製作自己最初的攝影作品,屬於簡老師攝影歲月的青春印記一一再現,也期待與您相會。
Alternative Photographic Processes 翻譯成「另類顯影攝影工藝」,亦有人稱作「古典攝影攝影工藝」,泛指在銀鹽相紙未發展成熟前,攝影術早期源流發展途中的技術;當代的攝影藝術表現,攝影作品展示大多以數位影像、輸出製作為大宗, 近年簡永彬老師成立「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」,致力推廣攝影術發展最初的技法,並以「後數位、新古典」的觀念,來反思當代攝影的本質,希望走出後數位時代一條路徑。
攝影作為視覺藝術呈現之價值,實可以多面相發展。夏門攝影研究室與撫臺街洋樓、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共同計畫「我的淡水歲月青春 1978~1982 — 簡永彬的另類顯影」特展,透過「另類顯影攝影工藝」作品,帶領觀眾凝視淡水巷弄的歲月變遷,隨著創作者一同回望、面向年輕時作品的心境,重新回溫自己青春的歲月及對攝影藝術的心路歷程。